地 址杭州市濱江區江漢路1786號錢龍大廈1315室
聯系人周疆/朱亮/唐勝昌
電 話
手 機15958001334/15355072466/139671
中鏈甘油三酯主要以椰子油、棕櫚仁油、山蒼子油等植物油為原料,通過分餾收集頭餾,獲得辛酸、貴酸等中鏈脂肪酸,然后與甘油酯化獲得甘油三酯。然而,只有1%的辛酸可以與甘油酯化。因此,應在反應系統中添加過量的脂肪酸,以減少甘油一酯的含量,然后精制產品中的酯含量超過99%。石蠟氧化分解的C7_9脂肪酸也可用作原料,以苯為帶水劑,酯化58h以上,然后脫酸、除臭、脫色,制成淡黃色中鏈甘油三酯。
根據研究,含有中鏈脂肪酸的植物還包括Cuphea(萼菊花)Lanraoeao,其中CupheaviscosissimaJacq油料作物主要含有16.4%-20.4%辛酸,66.6%~71.3%貴酸,約3.4%月桂酸,含油率為27.3%~33.4%。
在工業上,從C18不飽和油中獲得中鏈脂肪酸甲酯。Mo-Re二元金屬催化劑可用于油酸甲酯和亞油酸甲酯與n自己烯酸的共歧反應。油酸甲酯轉化為C11-13不飽和脂肪酸甲酯的轉化率為81%,亞油酸甲酯的轉化率為90%,可用于工業表面活性劑。
中鏈脂肪酸中的辛酸和貴酸主要來自熱帶樹木和石油。然而,由于其數量相對較少,基因工程可以用來提高產量。將12VO-ACP硫脂酶基因導入擬南芥后,擬南芥種子中積累的中鏈甘油三酯是脂肪酸的主要成分。該基因導入油菜中,轉基因油菜籽中的中鏈甘油三酯含量可達脂肪酸含量的60%,并可正常生長生育。脂酰一ACP硫脂酶基因(ChFalB2)導入油菜中,也可獲得辛酸和貴酸的轉基因油菜。